多宝鱼作为养殖近20年的一个品种,已步入了产业稳定期,有辉煌,有低落,但依然坚强的延续着。不能说步入了衰退期,但发展遇到了瓶颈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。
之所以称之为瓶颈,是因为规模在萎缩,养殖者在减少,产业链有崩断之危,所有相关从业者的经济收益持续下降,相当部分养殖者的收益为负。长此以往,则此一品种退缩到局域小品类的可能是相当大的。而如何突破,则必由现状谈起,认识现状,才能脚踏实地的向前冲锋。
现状一:苗种退化
作为外来品种,中国海域无可供品质改良或复壮的亲本,受限于资金与中国经济发展现状,定期引进国外亲鱼变成知易行难。于是乎,亲鱼优选优育成为一纸空谈,苗种种质退化势不可免。而苗种退化最大的体现就是长速变慢,抗病力下降。如苗种的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,突破瓶径难,难,难。
现状二:养殖环境恶化
中国特殊的国情,造就了中国模式,而中国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前期发展迅猛有余,规模至上。而最大的缺点就是后继发展不继。体现在大菱鲆养殖上也是如此,顾眼前,不谋长远发展,地下深井咸水是中国特色大菱鲆养殖模式,可以说无优质地下深井咸水,即无中国的大菱鲆。但受短期经济利益驱动,过早的消耗掉富贵的水资源,导致水产无好水,地下井水被地表水污染,重塑曾经的辉煌,可以说很难,很难。
现状三:疾病高发
此一条是前面两条现状最直接的结果。苗种差,养殖环境差,加上过度追求高产量而形成的药物依赖,疾病高发再所难免。改变此一现状,难易难断。难可比登天,易可比涉川。难比登天是因为疾病泛滥,并形成全国并发态势,最佳指向标是气温,不同气温下有不同的疾病,12个月,有12个月的疾病发生规律。说其易,是因为并非所有养殖户都面临此一情况,如果能将此一部分养殖户情况作好归纳分析,必可通过改变某此条件,达到全年养殖无大病的目标。(作者:李贤彬)
中国鳗鱼网报道
中国鳗鱼网(20250403220641-izgqe-5h852.wxphn.cn)所刊登的所有内容,包括但不限于图片、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、信息等,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,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、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。获得合法授权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“来源:中国鳗鱼网”字样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